目前,我国有超过4800万户小微企业,庞大的小微企业数量构建成了中国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就业市场的主力军。作为创新创造的重要群体,小微企业的成长是来自一次次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积累,而不是井喷式的突然增长,小微企业能够实现利润增长的根本是好的产品和服务。
2023年将至,小微企业如何运用新商业模式在新的一年里乘风破浪披荆斩棘呢?我对小微企业利润爆发式增长有一些新的见解,希望能助力小微企业做大企业财富蛋糕,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一,小微企业必须拥有特色产品才能异军突起。在这个“酒香都怕巷子深”的时代,小微企业的主营产品如果是一片红海,没有走差异化细分的道路,那就注定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围。对于小微企业来说,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产品的核心价值或者跟竞品相比的最大区别。产品或服务的核心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的外观和功能,而在于它是否与当下的消费需求所契合。
我们来看目前竞争激烈的饮料行业,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就算是老品牌也需要不断保持活力,才能引起消费者的共鸣。那么小微企业如果做饮料行业还有没有机会呢?
这两年最火爆的元气森林就是从大牌林立的饮料中突围而起的茶饮新势力。这个名字有点日系风,产品主打“0糖、0脂、0卡”概念,元气森林品牌定位是“无糖专门家”,其中气泡水系列成为网红产品,尤其受年轻女性的欢迎,其所有包装设计和产品定位也都是女性,加上社交平台的传播和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很快就成为爆款。有了单一爆品后,元气森林立马推出多品牌的发展战略,当前除了燃茶、气泡水、乳茶外,还推出了能量饮料品牌“外星人”。元气森林气泡水产品在保证口感上有甜度的同时,又能避免大量热量产生,成功迎合当下的年轻女性爱喝饮料又怕胖的消费需求,打开了无糖饮品市场,再加上社交媒体的运用,让元气森林脱颖而出。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中国大健康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消费者在饮料选择上会更偏向于健康养生类型的产品。比如,今年5月份上市的名为“一整根”的熬夜水,就是一根人参泡在玻璃瓶里,售价在20元左右,主打概念就是养生茶,针对的消费群体就是年轻的上班族。这一整根人参泡在水里给人的感觉就是熬夜后喝了就能元气满满。这就是药食同源的另一种差异化的特色产品。中国饮料行业产品结构已经开始进行自我调整,健康养生的饮料已是饮料行业下半场角逐的主力军。
还有一种差异化路线,就是企业通过讲老故事引发情感共鸣推出的面向特定群体的饮料,如武汉恒润推出具有老汽水情怀的“汉口二厂”汽水正成为新一代的国潮饮料。企业通过给饮料产品赋予一定年代感的故事和情感文化,更容易引起特定人群的共鸣。
此外,年轻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也给饮料行业带来弯道超车的新机遇。比如,统一企业推出的“小茗同学”饮料,主打95后年轻消费人群。含溜溜哒茶,青柠红茶等口味,瓶盖设计也很独特,这样的个性差异化竞争,快速俘获了年轻消费者的心。
未来饮料行业发展的新动力、新趋势就是个性化、情感化和品牌化这三个方向。做饮料行业的小微企业如果在这三个方向做小众垂类品牌依然有不错的机会。
第二,小微企业集群式成长是未来利润爆发式增长的重要商业模式。从创新型的小微企业到“专精特新”再到“小巨人”企业,都离不开产业集群的助力。产业集群能够实现规模效应、集聚效应,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从而形成竞争优势。产业集群内各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还能激发创新活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产业集群通过空间集聚而形成的持续竞争优势,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撑。未来我国将不断呈现新的产业格局,产业集群将继续带动相邻区域协同发展。
简单地说,产业集群就是同类的或者是有关联的中小微企业扎堆,在一个城市或者是一个区域,形成一个企业的群落,自己还是做原来的产品,但是有了上下游的联动,有利于增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能力。如果自己的企业处于产业链中游,那就能使自己的产品减少上游原材料成本,同时又能使自己的产品有确定的下游客户,减少了营销获客成本。
在小微企业面临同行业竞争激烈,陈旧商业模式无法提高利润的当下,小微企业要想脱颖而出,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只有参与产业集群打造,才能在充分的竞争中实现产业链优势互补,激活产业链闲散资源,连接和共享,实现整个行业资源优化配置,从行业的上中下游,甚至跨行业通过股权投资等方式获得利润,与产业链上的企业互相抱团赋能,互相持股共享彼此成长的高收益。
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复杂,外部环境同样严峻,国内经济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除了国家对小微企业在金融政策上的纾困帮扶,小微企业自身也要敢于突破旧思维的束缚,勇于创新创造,积极运用提高利润的新商业模式,为企业拓宽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奠定更坚实的基础,力争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加速器。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ngmuo.com/17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