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不是一个奇葩想法?可不可以这样操作?难度肯定是有的,但也不是不可能。
难度首先在于,城市千篇一律,乡村各有不同。每个乡村的人员、文化、村建、产业、风俗、环境都大不相同,所以乡村振兴的做法就有所不同。每个项目不一样的情况下,连锁统一经营,可能就存在问题。

不过,民宿也有同样的问题。民宿强调的是在地文化和主人文化。这两者都是个性化很强的。但是发展到后来,出现了很多连锁的民宿,经营得也很好,这在大理、丽江的几个民宿品牌,就很明显。在地文化好办,装修装饰景观来体现。主人文化呢?换成管家文化,一下子就解决了。我看到一篇文章,介绍说,一个民宿投资人,找到了一个热爱烘焙和做茶的女生,反而形成了独特的管家文化,对客人形成了很强的黏性。我们的乡村振兴模型中,乡村民宿占了很重要的内容,这个参照民宿连锁经营问题,算是解决了。
再有产业,这个要更复杂一些。但是如果相对标准呢?比如,我研究过全国的蝴蝶谷项目,基本都是各做各的,有一些做一段时间还关门了。如果策划一个蝴蝶谷项目,全国连锁,是不是可行?
当然,每个地方的气候是不同的,该气候下的蝴蝶也是不同的。但是养蝴蝶的方式方法还是很有普遍性的,这个是可以连锁的。再大胆一点去想,如果做温室,对小环境进行智能化控制,每个智能化的温室,就是一个标准单位,在这个标准单位的前提下,再结合当地气候,养一些当地的蝴蝶,在地化的生物特征就出来了。这样标准化加在地化,是不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连锁经营呢?
再比如说,我们做鱼菜共生,这个基本就是设施农业和智慧农业了,可以完全标准化。如果再加上鱼菜共生主题民宿、鱼菜共生研学基地、鱼菜共生餐饮体验、鱼菜共生技术培训,是不是就是一个标准化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连锁经营呢?

答案是可行的,这也是我们模型研究和设置的重点。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呢?就是管理成本大大降低,经营效率大大提高,经济效益能够实现,经营规模可以持续扩大。最终结果,是不是就可以按照现代资本游戏规则去运作呢?比如种子基金、风险投资、IPO等。有没有可能出现一家连锁的几十亿几百亿营业额的连锁经营的,乡村振兴上市公司呢?
现在,是不是觉得,我们的十能型乡村振兴模型,很有想象力?对的,我们就是要做一些很有想象力的乡村振兴。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ngmuo.com/16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