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家庭作坊小项目,浙江暴利小作坊?

空心挂面圆了高家塄村致富梦

高家塄村位于吴堡县县域最北端,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陕北小山村,全村136户468人,其中贫困户33户70人。空心挂面作为该村的传统产业,传承古老的手工制作方法,生产出的挂面细而中空、色白味甘、食之柔滑,无任何添加剂,是当地人逢年过节和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2014年以来,随着《舌尖上的中国》手工空心挂面的热播,高家塄村抢抓发展机遇发展手工空心面,带领全村村民实现脱贫致富。

江浙家庭作坊小项目,浙江暴利小作坊?

空心面的“前世”

据考证,空心挂面源于宋代,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历史上曾作为珍品进献皇宫,其制作技艺没有任何文字说明,完全靠祖祖辈辈亲身经历相传至今。高家塄村周边群众历史上就有加工挂面的传统习惯,所加工的空心挂面,主要靠“担着担子”利用集市、走村串户进行销售,都只是小打小闹,力苦且利微。由于村庄偏僻、交通落后、信息闭塞、群众思想保守等因素,空心挂面只有吴堡人知道,其产业也就难以火起来。2010年,在外成功商人张斌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回村任职,他有着敏锐的商业嗅觉,发现空心挂面产业大有可为,利用村内大小会议为群众讲解挂面文化、美食文化,解放群众的传统思想。为了全村大力发展挂面产业,他率先“第一个吃螃蟹”,开始规模生产挂面。在张家山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举办手工挂面研讨会、“挂面节”,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实施 “挂面富民工程”等,同时县委、县政府在宣传和政策扶持上也给予了最大的支持,使得高家塄“空心挂面”的对外知名度不断扩大,其产业也迅速升温。

空心面变火了

江浙家庭作坊小项目,浙江暴利小作坊?

2014年,随着《舌尖上的中国Ⅱ》的热播,高家塄村手工挂面声名鹊起,张世新老人做空心挂面的精湛技艺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细长如丝的手工挂面更是让人垂涎三尺,吸引了北京、上海、西安等地客商人前来参观购买,互联网上的订单络绎不绝,村里挂面的销量一下子暴涨。村“两委”及时组织召开全体村民会议,再次动员群众做挂面,并与做挂面的农户签订包销保证书,这才给农民吃上了“定心丸”,做挂面的农户一下子增到了原来的两倍。

产品质量是产业健康发展的生命线。为保证每一根挂面的质量,村“两委”采取专人指导、专人监督等多种举措保证产品质量,并设有挂面加工的专职监督员,对照《陕西省食品小作坊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和本村制定的《空心挂面生产标准》,每天挨家挨户进行巡察、指导。

空心面托起致富梦

江浙家庭作坊小项目,浙江暴利小作坊?

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吴堡县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加快推进特色产业建设,在空心挂面上下真功夫、下狠功夫、下细功夫,让空心挂面这道玩味在指尖、享受在舌尖的美食,在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添光加彩。

政策引导。吴堡县出台了《吴堡县手工空心挂面发展规划》,研究制定了《吴堡县手工空心挂面产业实施规范》和《吴堡县手工空心挂面生产标准》等文件规范挂面产业发展。张家山镇政府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对年销售收入5万元以上的挂面加工户一次性给予5000-10000元奖励,对年销售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挂面加工户一次性给予10000-20000元奖励;对取得QS认证、有机食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发明专利的企业、合作社一次性给予10000元的产品质量奖励。

资金支持。针对加工户资金短缺、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村党支部书记张斌一次次进县城、跑单位,从农业、中小企业等部门争取上级扶持资金330多万元,对所有加工户的挂面晾晒场地进行硬化,并安装防尘架,使加工空心挂面的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得以较大的改善。

培育主体。村内现有张世新手工空心挂面公司和吴堡县金震农产品有限公司两家挂面公司、高家塄村手工空心挂面一个挂面专业合作社。面对手工挂面家庭作坊户存在销售渠道狭窄、自发能力滞后、品牌支撑力弱的硬伤,村支部通过与村内企业积极商谈,达成由企业带动家庭作坊共同发展的合作协议。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商标,统一销售,有效解决了家庭作坊户销售难的问题,让加工户没有后顾之忧,全村实现了挂面生产户由村企统一管理。

树立典型。该村贫困户张随安天生聋哑,没有任何生产技能,生活非常困难。村支部得知夫妇两人有学习做挂面的想法后,特意邀请村里空心挂面传承人为其教授加工技艺,夫妇两人2014年当年就生产挂面3000多斤,净收入12000元;2015年生产挂面1万斤,净收入40000元;2016年生产挂面1.3万斤,净利润52000元,顺利脱贫,并评为全县的“自强脱贫模范”。在张随安事迹的感召下,全村群众纷纷做起了挂面产业,生产户由原来的18户猛增至85户。

创新挂面品种。过去高家塄村的空心挂面只有麦香原味单一品种。为了顺应市场需求,2015年,村“两委”负责人亲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食品专家的指导下,高家塄村研发出胡萝卜面、菠菜面、艾叶面、藜麦面等多类型的养生保健空心挂面,并配有陈醋、葱花、辣椒等调料包,深受市场欢迎,有力地促进了空心挂面产业升级。

空心面的“华丽转身”

江浙家庭作坊小项目,浙江暴利小作坊?

在各级宣传部门的支持下,积极引荐中央电视台、湖南电视台、陕西电视台、《新华网》《中国网》《经济日报》《三秦都市报》《华商报》《西安晚报》《中国妇女报》《榆林日报》等百余家媒体对张家山空心挂面进行宣传报道,使空心挂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另外,还利用杨凌农高会、西洽会、中国旅游交易会等平台,选派能人现场展示空心挂面制作工艺、邀请嘉宾现场品尝空心挂面,进一步扩大产品知名度,与西贝等众多名优企业达成合作协议,拓宽了空心挂面销售新路子。

随着挂面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高家塄村的品牌意识逐渐增强。经过积极打造特色品牌,目前村内打造出了“高家塄”“张爷爷”“张世新”“张斌”四个品牌的手工空心挂面,其中“张斌空心手工挂面”于2016年荣获《首届陕西金牌旅游小吃》。

经过几年的发展,高家塄村空心挂面的品牌效益初显成效,产品走上全国众多餐饮店和居民的餐桌,2017年全村挂面产量达650吨,产值780万元,纯收入520万元,户均收入4万元以上,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6%。

村党支部积极探索,通过“党支部+企业+贫困户”的脱贫模式,带领全村近85%的农户做挂面,形成了“人人想做挂面、人人争先致富”的喜人局面。贫困户按照质量标准要求进行生产,村企张世新手工空心挂面公司和吴堡县金震农产品有限公司与18户有意向做挂面的贫困户签订了生产包销合同,企业以6元每斤的价格对贫困户生产挂面进行统一收购,统一销售。2017年帮助贫困户包销空心挂面31.95吨,实现产值38.34万元,贫困户户均增收2.13万元。

此外,对于劳动能力较弱的贫困户,吸收到企业从事挂面分级、包装等劳动强度较小的劳务活动,增加贫困户收入。目前,全村参与挂面产业的18户贫困户全部脱贫,且无一户返贫。

江浙家庭作坊小项目,浙江暴利小作坊?

空心面经验之谈

(一)挖掘产业优势是共圆致富梦的坚实基础

在当今机器加工食品几乎横空垄断的时代,在速食产品出现严重信任危机之时,空心挂面这种纯手工制作的绿色天然健康食品更显得弥足珍贵。高家塄村抓住空心挂面“营养、健康、美味”的优势,充分挖掘挂面文化、美食文化潜力,通过将传统饮食文化嫁接先进技术、管理理念、专业人才,实现凤凰涅槃,使全村人民共圆小康梦。

(二)激发内生动力是脱贫增收最强劲的力量源泉

高家塄村党支部除诚心实意地解决了农民实际问题,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外,更注重的是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的工作措施,不断增强对贫困户的教育培训和科技指导,在脱贫工作过程中改变农民的态度,引导贫困户能从内心深处树立“我也能克服贫穷”的意识,大力培育通过自我奋斗战胜贫穷的“自强脱贫模范”。正是身边有了典型,给了村民我能像他那样克服困难,也能从贫穷中脱身的启发。村里再也没有“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懒汉了。

(三)利益有效联结是破解产业扶贫难的有力法宝

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农户单打独斗是难成气候的,一定要依靠龙头企业和大户带动。高家塄村通过把公司和贫困户的利益有效地连在一起,让贫困户享受到抱团取暖带来的红利,实现了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1@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ngmuo.com/16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