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徐亚红,常州人称“大米皇后”。在2000年下岗后,她一路风雨兼程,执着坚持,书写了逆袭人生。在她看来:“大米皇后”是常州人给她的褒奖和赞誉,“我的生日是正好是世界粮食日,为粮而生,这说明我跟粮食渊源深厚,冥冥之中这也暗示和激励我尽心尽力做好粮食工作。”
当年下岗后,徐亚红做过很多行当,骑三轮车走街串巷敲锣收旧货、叫卖甘蔗、夜市摆地摊卖服装、兼职保险推销员、夫妻联手开元宵小吃店。正因为做元宵经常跑常州凌家塘农贸市场买米粉,发觉有“机”可趁,才转行到凌家塘开了米摊头,做起大米生意。她借助凌家塘农贸市场摊位,不辞辛苦找粮源,逐门逐户找市场,一点一点积累和拓展。因为大米品质好,与上下游客户良性互动,大米生意开始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当时市场普遍都是大包装,徐亚红“化整为零”,成为大米小包装进超市的先行者,一度成为一家国际超市的年度最佳供货商。生意打开销路后,徐亚红成立红谷粮食贸易有限公司,实行公司化运营,创立“常金”品牌,优选品种在金坛建立基地规模种植,在常州建厂加工销售给城市居民,质量和品牌备受认同。2020年,常金大米荣获江苏好粮油产品和入选苏米品牌,公司荣升苏米核心企业。2021年购置先进装备开设新厂,改进工艺,提升质量,开辟直播带货,现在常州大米市场份额占比达80%,应该说是独占鳌头。回望来路,满是艰辛和汗水,但是徐亚红的每一步都是坚实的。
徐亚红始终认为,自己既然看准了稻路,就坚定不移,一路走到底。大米市场同质竞争异常激烈,怎么才能脱颖而出?她从源头做起,从武进水稻研究所找选优质品种,与金坛西岗镇联营,先试点200亩,后发展到5000亩,免费给农民提供稻种,以高于3-10%的价格包销。为满足居民中高端消费,她还到到东北建立2万亩基地,从选种、育秧、播种、收割、收购到上市,事无巨细,亲自过问。
“每一粒米,我都当成自家孩子精心照料。”正是徐亚红从选种那刻就精益求精追求品质,才让每个吃过常金大米的人不会忘掉它“软、糯、香”的口感,开锅扑面的纯白香气更是俘获了每个爱吃大米的人。
目前,正值“十四五”规划启动,作为钟楼区农业农村重大项目之一,常金米业坚持“稳”字当头,巩固“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全产业链贯通,稳定产品质量;突出常州市场,做好市场细分策略,实施多元化品牌,开展网络营销,稳步前行,保持市场份额;大力推进全产业链建设,全过程把控产品质量,为努力提升江苏大米综合竞争力贡献力量。
交汇点通讯员 潘峰 毕世书
编辑: 赵家玮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ngmuo.com/11809.html